现代医学中常说的慢性阑尾炎,可用张仲景的一张方子——薏苡附子败酱散来应对。
和治疗急性阑尾炎的"大黄牡丹汤"不同的是,它更适合治疗慢性肠道问题。像是慢性阑尾炎、慢性胃肠炎,还有一些皮肤问题如肌肤甲错、鱼鳞病、银屑病等,都可以考虑使用这个方子。
病从口入,长期饮食不节制、口味过重,吃垃圾食品等等不良习惯,会让食物堵在胃,脾胃难以运化出去,中医叫这种情况“肠痈”。
随着身体状态变差,脾胃不够强健,无法把这些积聚的问题给排出去,就会便秘,接着可能出现慢性阑尾炎、慢性胃肠炎。
有"肠痈"倾向的人通常有一些特征:脸部有横肉、面油光、性格急躁、腹部膨大、肠道区域常有黏腻感、大便黏滞不爽。
慢性阑尾炎本质上是因为大肠内垃圾过多,导致细菌真菌滋生引起的。长期大肠积滞还可能形成囊肿、息肉、肿瘤等病变。
医圣张仲景有一个专门针对大肠积滞的方子,仅由三味药组成,非常适合当代人使用。
这个方子就是薏苡附子败酱散,组方:薏苡仁、炮附子、败酱草。
第一味药是附子,它的主要作用是温振肠道阳气,增强大肠的推动力。要知道,当肠道有积滞而不排出时,往往是因为肠道功能不足,所以需要附子来增强肠道动力。
第二味药是败酱草,它能清理大肠内的垃圾。败酱草有一种特殊的苦臭气味,与大肠中的脓腐物质性质相近,如同带有清洁剂的抹布,能有效清理肠道内的腐败物质。
第三味药是薏苡仁,它用量最大,主要作用是清除大肠内的湿浊。薏苡仁质地重坠,擅长利湿排毒,能将大肠内黏腻的物质清理干净,使肠道恢复清爽状态。
组方简约而不简单,体现了中医的智慧。对当代人因饮食不节导致的慢性阑尾炎等问题有很好的调理作用。
此文出于学习分享、传播更多健康资讯之目的,无商业用途。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,文中的方子不一定适合每个人,需要在专业中医辨证下遵医嘱调理,不可盲目用药。